- UID
- 11
- 帖子
- 212
- 积分
- 1963
- 经验
- 1963 点
- 注册时间
- 2006-4-24
|
1#
发表于 2011-8-31 17:08
| 只看该作者
http://www.368tea.com/bbs/thread-17412-1-1.html
文/闲云
茶,南方之嘉木,日用之不可少者,平日里忙忙碌碌,总不忘偷闲搜刮好茶,但求一杯清茶涤心头尘埃。常于夜静时分与茶独处,万千心事与茶说,茶是良师,也是益友。《东溪试茶录》曰:“庶知茶于草木为灵最矣”,茶是“至灵之物”,常常启发更多的人生之趣,而喝到高兴时,也会渴望有志同道合的茶友互相交流,所以若有机会与茶友一同品茶聊天,也是人生之快事。
那一天忽然心血来潮,约上一位朋友到三百多公里之外的雅茗居喝茶。六个多钟头的路途颠簸终于结束,到了雅茗居第一件事不是吃饭,而是先美美地喝上一杯云萱为我们亲手泡的茶。
走进雅茗居,一入门一股茶香扑鼻而来。我一闻便问云萱:“你在焙茶吗?”云萱笑答:“是,在焙茶。”他话不多,跟在他身后我看到了排列有序的茶柜,以及琳琅满目的各式茶具,在茶室四周墙壁挂着几幅字画,古朴文雅。在二楼的雅茗居里有四间茶室,入门往右走,到了茶桌前围坐下来,古色古香的茶桌摆设也是简朴大方。云萱开始煮水泡茶。这间茶室的三面墙上挂着精致的茶山图片,是半闲茶友到云南拍摄的茶山风景,一抬头便满眼绿意,人仿佛也置身于云南的无量山之间,清风拂面。在这种氛围中,心情很快安静下来。
第一泡茶我问云萱泡的是什么茶,他只笑笑让我们喝,说别管什么茶,你们只管喝。茶入口感受到的是一种很特别的温润,有米汤一般的粘稠感,汤色清亮,略带微酸。本来饿着肚子是不应该喝茶的,奇怪的是这泡茶喝起来却丝毫没有刺激到胃,反而把舟车劳顿的疲惫一扫而光。后来我知道这个茶就是无量山茶5031。在之前我喝过来自半闲茶友所赠的无量山云雾大叶茶饼,茶充满了野性,喝到的感觉与从前所接触的普洱茶并不相同,我当时觉得很奇怪,只是没有办法弄清楚。跟云萱谈起这个话题,云萱比较详细地告诉了我:这些茶是野生的古茶,制茶者以特殊的古法制作,很好地保存了茶的活性,对茶感知敏锐的话就可以通过亲身体验领会到茶性。
一泡茶喝完,将近晚上八点,我们才去吃饭。回来之后继续喝茶,依然喝无量山普洱茶,每一款不同编号的茶都有各自的特色,茶叶采摘的时间不同,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滋味具备不同的特质,适合不同体质的人品饮。喝茶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茶的种类。比如绿茶性寒,红茶性暖,如果能够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喝茶,就会调节身体内部的平衡。茶在古代本来就是作为药来调理身体的,现在很多人都不注意保健,大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况,茶这个时候更应该起到一个养生、保健的作用。
接下来的一道煎茶更让我大开眼界。云萱取出一个陶罐,先放在电丝炉上烘焙,这个茶罐产自哈尼族,据说是以七夕雨水和七夕无量山之泥,以夏稻秸杆烧七日七夜而成的煎茶陶罐。陶罐烤温热了,再把无量山茶叶放进去,云萱手握陶罐在炉上慢慢摇晃,等陶罐内的茶叶散发出悦鼻的馨香时,便将滚开水冲进陶罐里,水冲进茶罐迅疾冒出泡沫,宛如一朵盛开的茶花。没有到福州亲自看云萱煎茶并喝到这道茶,我根本无法想象是怎样的一种感受,可是在当时喝了,却依然无法详尽地言述出喝茶时候的特别体验。第一口入嘴带点微苦,但咽下之后很快回甘,那种回甘是温暖和煦的,满口都是茶香味道。一杯、两杯……到第几杯我没注意,但我开始感觉到有一股寒气从四肢发散出去,手脚不再像原先那样冰凉。初春夜晚的寒意竟然被驱散了。这一晚喝的都是普洱茶,从茶饼到凤饼一共喝了五种,外加一泡煎煮的七夕罐茶。最后的这一道煎茶真够味真过瘾,喝得五脏六腑都熨贴,无比畅快。晚上在于山宾馆睡下,只觉得浑身暖烘烘的,早上起来感觉精神饱满,完全没有因睡眠不足或旅途跋涉之后的疲倦。
第二天早上福州的朋友陪我们去逛了鼓山,回来之后继续到雅茗居喝茶,已经是下午时分。与茶无关的话云萱很少说,但是当我们坐下喝茶问及关于茶的,他却是知无不言,细致耐心。与云萱初识于05年,那时我对茶的认识实在匮乏,却又对茶有一种不可抑制的热情。云萱曾经很认真地在论坛给我解释过乌龙茶的品种,现在有了当面学习的机会,我自然是加倍认真地学习,而云萱也推开**事务为我们专心泡茶,讲茶。
这一个下午我们坐在雅茗居的茶桌前一泡接一泡地喝,云萱向我们讲了如何冲泡铁观音,也讲了他如何去收茶,回来又是如何归类与保存。铁观音的市场发展与需求,这些我们都不懂,云萱所讲的是一个茶人对茶真正的追求与理解,我内心油然而生敬意,这一种对茶的痴迷与认真局外人可理解?或许云萱也有经历别人不理解的境况吧,但自己的坚持是最重要的。我记得云萱曾经说过:“不管是什么样的一泡茶,一定有它的特点,如何把茶泡好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。”怎么样把茶泡活,怎么样把茶最好的一面展露出来,怎么样去客观地品评一泡茶,云萱讲得很详细,并以不同的茶作为教材来泡给我们喝。
“这一泡茶它很特别,有自己的个性,但是它并不是一泡完美的茶,它的与众不同就是我收下它的理由。”
“这一泡茶它带有咸味,它是特殊的山场所形成的一种独特韵味。也称为咸水观音。”
……
临结束前云萱泡了两泡铁观音,这两泡铁观音是相同的,却又是不同的。市场上的铁观音一般是不焙火的,因为人们追求叶底的青绿,汤色的青绿,香气的浓烈。云萱却把自己喜欢的铁观音进行焙火,这可能有人会很不理解。可是如果能够喝到焙火和不焙火的同一个茶,通过实际的对比就会明白焙火所起到的作用。云萱没有说明是相同的一个茶,两泡茶喝过之后我们都断定,最后一泡茶更适合我们的品饮,它甜滑温和,喝完身体会觉得很舒服,比前面一泡感觉更好。云萱听我们所做出的选择之后,他只是微微地笑了。
在云萱边泡边讲解下,我一杯接一杯喝,旁边的几子上放的盖碗也多起来,喝到最后结束时我数了一下盖碗,边上的有十四个,再加上茶桌上最后泡的一个和最先倒掉的一泡,我们喝了十六泡茶,我是一泡不落地喝。这样的机会难得啊,更何况,云萱是搜出他认为比较特别比较有代表性的茶出来品饮,所以每一泡茶我都喝得很认真,不是浅尝辄止。同去的朋友却早已经举了白旗,她喝不了这么多的茶。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,一次能够喝到这么多的茶,听到这么详细的讲解,对我来说真是难得的享受!
第三天下午我们又坐下来喝茶,这一天喝的主题是岩茶。我带来了一泡去年八月份到深圳,仙湖芦汀乡渡慈源茶馆馆主赠送给我的老枞水仙。在仙湖喝茶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一泡茶很特别,水温厚而内敛,入口但觉舒适,却无从言述其妙。回到家里自己也喝过几次这泡茶,总觉得很奥妙,它与**的岩茶相比既没有诱人的香味,也没有明显的冲击感,可是喝完之后却会很想念喝茶时候的那种感受。来福州时我特意把剩下的这一泡茶带上,想与福州的朋友一同分享这泡茶。
茶泡好了,我们一起举杯品饮。放下杯子时大家都静默不语,各自寻味。一阵沉吟之后,我问云萱:“这个茶怎么样?”云萱说:“这泡茶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——和!它没有张扬的香气,它是很内敛的茶,茶质好,制作工艺很特别。茶主一定是个很注意养生概念的人。”我不由赞叹:“云萱说得真好,虽然你没见过慈源茶馆馆主,却一下子就把他茶的内涵给喝出来了。怪不得说好茶要给知音品。”
这一泡茶喝完之后,我们接着再品尝了云萱自己焙过火的两泡岩茶,从他的茶里面我也喝出了一种渐趋平和的感觉来。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“茶如其人”或者“人如其茶”,真正地投入茶的世界里,就都会不自觉地受到茶的熏陶,各人也会以对茶的盼求来塑造自己的灵魂。能够抵御住浮躁的人,才可以慢慢沉淀出一份平和的心态;以一种真正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人世间的浮浮沉沉,才能够散发出如茶香一般隽永的人格魅力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