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前面说的凌云茶山多是高山陡坡,而且有些很陡呢,50~~60度的都有,人不说采茶就是走上去都很麻烦,有些茶山从山下走上去再走下来都差不多要一小时,总不能让茶农一天上上下下走几次吧?走得来这茶还用采吗?茶山的茶树管理在这样的条件下也是很难的,天凉还好说,天热的话早上采的茶青晚上回到山下不少都开始发酵了呢!这怎么能做得出好茶?说白了凌云白毫茶本身茶种是好的,但是就因为这些细节问题往往就影响了茶叶成品的质量,从凌云白毫茶的分析来看,凌云白毫茶(茶树品种)是目前能适制六大茶类的全能茶树品种:春茶鲜叶含氨基酸3.36%、茶多酚35.6%、儿茶素总量18.29%、咖啡碱4.91%。适于制红、绿茶。红碎茶,颗粒匀润显金毫,滋味浓强,有特殊花香;制毛尖茶,白毫满披,形似银针,滋味浓醇,有栗香.这些好的优势往往不被看好,早些年碧螺春好卖啊,一窝蜂的都跟着做螺型茶,还美别人的名曰凌螺春,样子是做得象了,内涵没有啊!前两年碧螺春闹出为了制出的茶好看,制茶时放制茶油的问题,碧螺春是滑铁卢啦,这凌螺春不也跟着滑铁卢?去年几块钱一斤都没人买,这多浪费资源啊?不过当地人也还算"聪明",今年春茶出来啦,把去年的茶往新茶里一混,也就卖出去啦!这样的做法怎么会有好茶叶呢?再好的茶不也给弄坏了?心疼资源可不能这样心疼啊!...
遇上这种情况,可否因地制宜,适当采菁,并找一处阴凉地边采茶边晾青,进行先期萎凋,中午与晚上各运回一次,改产白茶?
如:
这是干茶(05年拍的)
这是泡开的叶底
这泡是云萱05年收购的白茶,05年拍的。与楼下07年拍的是同一天收购的同一款茶。
至今已常温存放三年多了,香气与滋味依然诱人!
|